图为顾明远、刘华蓉、郑豪杰、马健生共同为新书揭幕。
9月10日,由教育科学出版社与北京明远教育书院联合主办、北京市第八中学承办的《教师的五项修炼》新书发布暨“百校共读行动”启动会在北京举行。本书两位作者——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和资深教育媒体人刘华蓉,教育科学出版社社长郑豪杰、副总编辑孙袁华,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副院长马健生、滕珺,北京市西城区教委副主任王燕民、北京市第八中学校长王俊成、北京市第八中学党委书记张晓梅等专家学者出席活动。
图为王燕民致辞。
开幕式上,王燕民在致辞中强调,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,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、战略性工程来抓。顾明远的《教师的五项修炼》以意愿、锤炼、学习、创新、收获为脉络,为西城区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关键路径。
图为郑豪杰致辞。
郑豪杰在致辞中高度评价《教师的五项修炼》是一部凝聚教育家智慧、体现教育家精神、贴近教师需求、引领教师成长、回应教师专业发展之问的精品力作。他指出,教师的成长是一个不断修炼、不断超越的过程。顾明远用“大师写小书”来表达他对教师成长的关心和牵挂,为广大教师指明了成长之路。
图为滕珺致辞。
滕珺在致辞中指出,这本书历经10年的理论积淀与实践验证,最终锤炼出这部贴合教师成长需求的佳作,希望未来推出多语种版本,让顾先生的思想惠及全球教育者。
活动现场,来自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实验小学、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小学、北京市第八中学的四位一线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分享了阅读感悟。他们认为,书中的论述鞭辟入里,切中肯綮,并配以具体的教育案例,既有道的高度,又有术的鲜活生动。五项修炼直击教师成长的最本质问题,共同支撑起为人师表的崇高使命。
图为刘华蓉分享了本书的创作渊源。
刘华蓉分享了本书的创作渊源、对五项修炼的理解,并回应了教师提出的困惑。她指出,《教师的五项修炼》一书聚焦教育强国建设必须回答的两个关键问题,即教育应该走什么道路,以及这个道路应该由什么样的人来走。本书回应了中国教师的成长之问,历经五项修炼,提升的不仅是教师的专业能力,还有教师的思想高度和人生境界。
图为与会嘉宾围绕“教师成长”展开讨论。
圆桌研讨环节,北京市第八中学校长王俊成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褚宏启、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副院长马健生、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王欢、江苏省教科院研究员成尚荣等嘉宾围绕“教师成长”展开讨论。王俊成认为,《教师的五项修炼》蕴含着深厚的教育情怀和敏锐的教育洞见,既有仰望星空的追求,又有脚踏实地的引领。褚宏启提出,对于教师来说,能力比知识更重要,动力比能力更重要,五项修炼正是教师成长的方向。马健生指出,《教师的五项修炼》用中国的话语方式阐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境界,是关于教师成长阶段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。王欢从小学教师的亲身经历阐述了教师应该具有的重要品质,即热爱儿童,认为《教师的五项修炼》以大道至简的语言为教师发展提供了导向。成尚荣提出,教育要立足于人,坚持正确的教育价值观,要遵循规律,创新于教育实践中,认为《教师的五项修炼》是道高而术精的精品力作,对教师理论提升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意义,是中国版的《给教师的建议》。
图为顾明远现场寄语广大教师。
顾明远在现场寄语广大教师,指出建设教育强国,最关键的是教师的水平,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。教师所从事的事业,是在为实现教育强国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。希望教师在学习中沉淀智慧,在实践中锤炼本领,成长为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优秀教育工作者。
图为顾明远及在场嘉宾共同开启“百校共读行动”。
新书发布后,孙袁华介绍了《教师的五项修炼》“百校共读行动”方案,呼吁广大中小学校、幼儿园积极参与到这场共读行动中来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、重庆谢家湾学校、杭州市钱学森学校等学校代表通过视频发表了共读宣言,表达了对共读活动的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