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丨医学背后的科学探索与坚守-新华网
新华网 > > 正文
2025 09/09 17:02:55
来源:新华网

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丨医学背后的科学探索与坚守

字体:

日前,国家癌症中心、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医生徐佳晨以《当白大褂遇见科学家精神》为主题,向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分校初一年级200余名师生,分享团队从破解诊疗难题,到投入实验室反复验证、探索医学未知的过程中,触摸到的 “严谨求真、执着创新”的科学家精神。

徐佳晨以“医生?科学家?”的设问开场,引发现场师生对医生职业与科研探索的双重使命展开深入思考。她说,多次直面现有医疗技术无法挽救生命的困境,让她深刻认识到医学的局限性,从而坚定了“不仅要做踏踏实实的临床医生,更要做敢想敢为的临床科学家”的决心。她说,现代医学的进步离不开临床与科研的深度融合,而临床科研工作者正是这一融合的践行者。

讲座中,徐佳晨分享了多个临床案例,让在场师生感受到临床科研工作背后的责任与重量。她以团队液体活检系列研究为例,向同学们解读科学家精神,从最初提出设想时面临的质疑,通过持续积累数据,最终推动技术落地应用,这一过程的每一步,都离不开科学家精神的支撑。医学的每一步突破,都源于无数科学家与医生们孜孜不倦的探索。

讲座尾声,徐佳晨寄语同学们:“保持好奇,大胆提问,勇敢探索。哪怕今天只是对‘一朵花如何绽放’产生疑问,这份好奇也可能成为未来探索未知的动力。”她希望这场分享能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,无论未来从事何种职业,都能以科学精神直面挑战、创造价值。

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分校学生发展中心主任于娜表示,专家通过讲述自己从医过程中的真实故事,引发了学生们的情感共鸣,有助于学生们更深刻地理解科学家精神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。本次活动通过真实的科研案例和生动的讲述方式,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,为他们未来选择科学道路奠定基础。专家强调的“求实”精神,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科学研究中必须严谨认真、实事求是。“这种态度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深远影响”于娜说。

本次活动是2025年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之一,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下,由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(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校)主办,活动旨在贯彻落实《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》要求,扎实推进教育部《“科学家(精神)进校园行动”实施方案》要求,推动北京市科协弘扬科学家精神课程体系建设,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,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,引导广大青少年走近科学家,了解科学家精神,崇尚科学,热爱科学。活动得到了石景山区科协、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分校大力支持。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孙晓倩】